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Ⅲ.關於研究或統計方法的一些迷思:是如虎添翼呢?抑或只是蝴蝶蒼蠅之流


常常有學弟妹或朋友問我說,該怎麼樣去做資料庫研究呢?或是我到底要學到多複雜的統計方法才能寫出一本好的論文呢?我的想法很簡單,可能要把重心先放在如何去找尋值得做的研究主題,在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後,再去思考或選擇能提升你的統計結論效度的分析策略囉~

記得去年底在邱皓政老師舉辦的「高階次級資料分析研究的開展:大型資料庫的研究方法學」研討會中,我舉了一個譬喻試圖談談「好的論文主題」、「精確有效的實證資料」及「適切的統計分析策略」間的關係,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一個傑出的大廚要創作出一道令人驚豔的美味料理,他/她可能需要兼俱以下三種元素:1. 創意的發想;2. 好/適當的食材;3.好的工具。 如果廚師有了好的材料,手邊也有各式各樣可以處理各種食材的工具(各種烹飪的鍋俱、能處理各式食材的刀具),但沒有創意的發想,可能做出來的可能只是一道平凡的料理,甚至可能糟蹋食材......

我覺得教育研究或資料庫研究也是一樣,最重要的還是論文的創意與價值本身,統計方法僅僅只是工具,終究無法取代文章的價值。簡單的說,一篇爛研究不會因為使用高階或多厲害的統計方法而變得有價值,充其量只是某某方法的應用範例罷了(可以當教科書範例,但發表恐怕很難)!相反的,如果研究者提出一個有創意有價值的好點子,也有適當的實證資料,那麼因材而用使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可以如虎添翼,能更細緻的去model我們的資料(有更好的「統計結論效度」),可能也可以說出更棒的故事。但一個重要的前提是,該論文本身問了有價值的好問題喔!

如果本身是體質很好的老虎,送給他/她一雙翅膀(好工具)確實可以如虎添翼,但如果是體質不好的小東西,加了翅膀也不過是蝴蝶蒼蠅或小強之流囉~ 給了再好的工具都無法改變本身的體質。 我想,那感覺就很像我們去酒巴喝酒一樣,如果拿到一杯很難喝的調酒,那麼不管多華麗的調酒秀可能都不值得一提囉~

總之,我的感覺是:把重心先放在如何去找尋值得做的研究主題,問出一個好的問題後,再去思考或選擇能提升你的統計結論效度的分析策略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