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博瀚撰於 2010/9/8
★研究歷程三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常有人問我說怎麼利用大型學術資料庫做研究,其實對於使用資料庫的資源來做研究,我也是新手,不過好友來問時我總是知無不言的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畢竟有這麼好用的學術資源,多一些伙伴與同行一起玩玩才有趣嘛~
使用資料庫來做研究有什麼好處勒? 由於過去多數的調查研究多為區域性的小樣本研究,樣本的選擇機率未知,研究者聲稱的母體也常與樣本架構大相逕庭,這麼多的限制將使得研究所獲得的結果在推論上有很大危害(巫博瀚、陸偉明、賴英娟,付梓中;巫博瀚,賴英娟,2010)。此外,大型資料庫還有許多優點,例如經濟便利、資料信實(可能多數人的資料品質都遠遠不及)……等,坐擁米坑鼠兒還會餓死的話,那就真的說不過去啦~
以下就自己玩的經驗提出一些個人的淺見,個人認為整個研究歷程大概就像「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這樣的階段吧~
首先,當然是先找一個符合自己領域,或是與自己專業素養相適配的資料庫看看,第一步驟就是細讀該資料庫的調查重點與宗旨,接下來就是下載問卷與技術報告/手冊囉!總是要Take action嘛,小老鼠沒有四處逛逛溜答溜答怎麼會發現米倉呢?是吧~
下載完問卷快速瀏覽一遍,接著從問卷中找出適合你的或是自己能挖掘出來的變項。不過這裡有個重要的’’眉角’’,就是研究者浸淫在該資料庫時,必須要有足夠的先備知識,才能善用自己的「理論觸覺」去挖掘喔。也唯有如此,才能夠達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讓問卷不再是問卷。簡言之,當運用個人的理論觸覺後,才能從表象的問卷題目中抽絲剝繭,找出問卷背後的脈絡因素與高階因素,形成完整的構念與潛在因素後才是研究的起始點。
當我們有足夠的先備知識挖掘出構念後,才有形成模型與研究分析的可行性!不然,問卷就只是問卷,研究人員就是要有這種理論觸覺,不然就跟一般大眾一樣,以為就只是問卷(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罷了,無法洞察題目表象背後隱而未顯的潛在變項哩。
這樣講也許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例如說,當你/妳看到「總的來說,我是一個比較沒有信心的人」、「我覺得自己很有價值」…等題目時,你/妳會想到什麼?如果對心理學不陌生的話,應該就不會覺得「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題目就只是題目」的感覺吧~ 也許您已經想到不少理論可以套,或許「自尊」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再舉個例子吧,當你/妳在問卷中看到「身高」、「體重」等變項,這顯然是一個客觀的數據資料(沒有latent),看起來不怎麼好玩。不過如果當你/妳把「身高」、「體重」這兩個變項合在一起就有趣多啦。再認真想想一下~~~
如果我們把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時,不就是「身體質量指數」『BMI = 體重 (kg) / 身高 (m2)』了嗎?原本看起來不太好玩的兩個變項,現在的身價顯然就不同了呀。如果我想做肥胖的研究時,無疑不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好禮物呀!!
相信在看了這兩個例子後,大家就會覺得很簡單了吧,其實只要有一些基本的研究素養與能力(只要不是「理論盲」的人都可以啦),或是以前碩班的訓練就足夠我們去挖掘寶藏了。不過如果有不斷的閱讀新文獻新理論,那麼你的理論觸覺會比別人豐富,看到的會比別人敏感與新穎,更能夠洞察到理論觸覺較差的人看不到的latent construct了。
這就是我剛剛所說的,身為研究者的我們與普羅大眾的不同的地方,其他非研究人員只能看到表象,例如問卷資料上的這個人心情好不好、知道他/她有沒有莫名其妙地頭痛或拉肚子等枝微末節的事情,但有能力的研究者卻能看出有個高階的潛在構念在影響這個受試者。
話說回來,如果看了某資料庫的問卷後,仍舊還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也不需要太灰心喔,看不出該問卷各題目背後的潛在變項並不意味著自己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知覺盲」或沒有理論觸覺的人。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隻花呢?A資料庫的問卷看不出所以然來,無法見山不是山,那又怎樣,換換B資料庫C資料庫或是其他更多的資料庫不就得了嘛,別擔心囉~
還有還有,研究要「玩」的有趣,有真誠與優質的合作伙伴是很重要的喔!大夥集思廣益何愁沒有好題目!
個人覺得絲毫不用擔心統計或方法論上比較薄弱的問題,因為這都是技術性的問題,都是比較好解決的。抽樣不會,不知道怎麼進行樣本加權指數(sampling weight)調整、不會高階的統計..等都沒關係,因為這些可以學,也可以與人合作。但是找出有意義的研究變項&如何善用理論或邏輯推論聚焦成一個可以做且有價值的題目才是更重要的。畢竟想出好題目是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別人無法代工。
講了老半天(寫了這麼多也累了),重點就是兩樣:
1.Take action!去逛逛看看自己適合哪一個資料庫,找找適合自己口味的米倉!
2.善用你的理論觸覺去找問題並聚焦成可以研究的主題。
2.善用你的理論觸覺去找問題並聚焦成可以研究的主題。
至於研究或統計分析的一些迷思,就請點選「Ⅲ.關於研究與統計方法的一些迷思」
祈望先進們常來逛逛並惠賜高見與指導唷! ^^ 阿哩阿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